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21-2025 年)

发布日期:2023-08-19 18:02:06   浏览次数:13174 次   
【字体: 打印

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21-2025 年)

 

 

 

 

 

 

 

 

 

 

 

 

赣州市人民政府

2022 年 10 月

 

 

  录

 则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 矿业现状

第二节 形势要求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章 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

第一节 2025年规划目标与指标

第二节 2035年展望

第四章 矿产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

第一节 矿业发展布局

第二节 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布局

第三节 勘查规划布局

第四节 开采规划布局

第五章 规划部署与管理

第一节  调查评价与勘查

第二节 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六章 矿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第二节 绿色矿业发展

第三节 矿区生态保护修复

第七章 规划实施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二、严格执行规划审查制度

三、完善评估调整机制

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五、强化投入保障机制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

 

 

 

 

 则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加强和规范赣州市矿产资源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修正)》《江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依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规划,编制《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赣州市“十四五”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江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细化和落实,是赣州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辖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依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当与《规划》做好衔接。

《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规划》适用于赣州市所辖行政区范围。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赣州市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有色、稀土和萤石矿产资源产业基地,素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之称。赣州市矿业开发历史悠久,2020年规模以上矿业及延伸产业总产值1103.0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58%。区内矿产资源是我市金属冶炼加工、氟盐化工、水泥建材、新材料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一节 矿业现状

一、矿产资源特点

 截止2020年底,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110种(含亚矿种),查明有资源量的矿产83种(含亚矿种),列入2020年资源储量表的矿区523处(不含铀矿),其中大型32处、中型107处、小型及以下384处,有7种优势矿产的资源量在全省排名第1。矿产资源特点:一是黑钨矿和离子型稀土矿在全国地位突出,已成为国家级资源基地;二是萤石、锂辉石、锡、钼、水泥用灰岩、岩盐、硅质原料矿、地热水、矿泉水等矿产,大中型矿产地集中分布,保有资源量大,利于规模开发。

专栏1 赣州市主要矿产资源保有资源储量情况表

类别

矿产名称

资源储量单位

保有资源量

全省占比(%)

全省排名

能源

地热水 

立方米/日 

46667.39

40.44%

1

有色金属

WO3万吨

51.60

8.76%

3

金属万吨

27.65

2.49%

5

铅锌

金属万吨

82.34

7.64%

5

金属万吨

20.10

71.62%

1

金属万吨

30.89

49.75%

1

贵金属

金属吨

20.38

3.97%

4

金属吨

2299.36

9.04%

4 

稀有、稀土矿产

重稀土矿

TRE2O3万吨

***

***

1 

轻稀土矿

TRE2O3万吨

***

***

1 

ZrO2万吨

10.31

100%

1

Li2O万吨

8.37

7.52%

3 

Nb2O5

2334.88

2.31%

3 

Ta2O5

3586.68

6.16%

3 

辅助冶金化工矿产

硅质原料矿(脉石英、粉石英)

矿石万吨

2709.19

25.81%

2

NaCl万吨

118242.31

9.24%

2 

硫铁矿

矿石万吨

1151.97

2.33%

5 

萤石

CaF2万吨

2528.31

60.18%

1 

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

水泥用灰岩

矿石万吨

60448.94

12.71%

3 

陶瓷土(瓷石)

矿石万吨

2088.13

2.18%

5 

高岭土

矿石万吨

15786.41

48.54%

1 

矿泉水

立方米/日

1618.03

11.16%

3

截止2020年底,全市有效勘查许可证401个(不含铀矿),面积 1137.48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88%,按照勘查程度,其中勘探8个、详查226个、普查155个、预查12个。

专栏2 赣州市勘查许可证设置情况表 

发证机关

矿种

数量

发证机关

矿种

数量

发证机关

矿种

数量

 

 

 

部级

 

 

 

钼矿

29

省级

矿泉水

6

省级

锆矿

1

锡矿

12

玻璃用脉石英

4

市级

 

陶瓷土矿

9

钨矿

22

钽矿

4

长石矿

4

锂矿

2

铋矿

4

高岭土矿

4

轻稀土矿

2

锰矿

3

脉石英矿

3

重稀土矿

1

水泥用石灰岩矿

2

滑石矿

2

省级

铜矿

102

钽铌矿

2

陶粒用粘土

2

普通萤石

45

锌矿

2

含钾岩石

1

金矿

39

铂矿

2

其他黏土

1

银矿

32

铁矿

1

水泥配料用泥岩

1

地热

30

铅锌矿

1

硫铁矿

1

铅矿

24

镍矿

1

 

 

截止2020年底,全市有效采矿许可证822个(不含铀矿),面积654.57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 1.66 %。按照生产规模,其中大型45个、中型172个、小型605个;按照矿山开工状况,生产矿山483个、筹建矿山27个、停产矿山312个。  

专栏3 赣州市采矿许可证设置情况表 

发证机关

矿种

数量

发证机关

矿种

数量

发证机关

矿种

数量

部级

钨矿

65

省级

铁矿

9

市级

制灰用石灰岩

4

轻稀土矿

47

冶金用脉石英

7

陶瓷土

4

重稀土矿

8

银矿

4

白云岩

4

钼矿

7

金矿

3

粉石英

3

锡矿

3

硫铁矿

3

岩盐

2

锂矿

1

锰矿

3

玻璃用砂岩

1

 

 

 

 

省级

 

 

 

普通萤石

54

钛矿

2

闪长岩

1

铜矿

26

铌矿

2

天然石英砂

1

铅矿

16

铋矿

1

电气石

1

水泥用石灰岩

25

 

市级

 

 

 

 

饰面用石材

27

 

县级

砖瓦用页岩(粘土)

283

玻璃用脉石英

10

高岭土

11

矿泉水

10

长石

14

建筑用石料

149

地热

5

水泥配料用矿

6

 

二、上轮规划实施成效与不足

1.上轮规划实施成效

基础地质调查稳步推进,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依托国家对老区的精准扶贫项目,全市1:5万区域地质调查、l: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和1:5万地质灾害调查等基础地质工作覆盖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完成了全市稀土资源远景调查评价,为后续稀土勘查开发选区提供充分依据;施工饮用水探采结合井271口,解决9万多群众饮水安全需求;圈定富硒土地1117.9万亩,支撑建成5处富硒特色产业示范园;建成赣州市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和监测预警网络,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点9处;查明赣南老区地质遗迹资源82处,成功申报地质公园4处,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优质高效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勘查找矿成果丰硕,资源保障能力得到巩固。新发现矿产地56处,其中新增大中型矿产地17处,钨、萤石、金、铜、铅、锌、钼、锂、水泥用灰岩、高岭土、陶瓷、地热水等新增资源量指标超额完成,主要矿产新增钨(WO318.61万吨、稀土(TRE2O3***万吨、铜金属量21.34万吨、金 15.11吨、银876.21吨、锂(Li2O)6万吨、普通萤石(CaF2 2546.7万吨、水泥用灰岩8056.54万吨,高岭土10990.49万吨、地热水20668.37立方米/日,为赣州产业发展提供后续资源保障。

萤石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进一步发挥了钨、萤石等我市优势矿种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标杆引领作用。

生态修复工程快速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规划期内,我市入围全国首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顺利完成了全市废弃矿山与持证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工作,为矿山综合治理打下了良好基础,全市完成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总面积66.49 平方千米,基本解决困扰赣南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遗留问题,截至2020年底,剩余还需治理修复的历史遗留矿山628处、面积10.66平方千米。

科技创新工作深入推进,地质科技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我市研发了铅锌优化分离工艺、钨矿X射线智能选矿机等13项创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矿产开发利用水平。赣南钻技术实现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绿色勘查,入选了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19年版)》。“离子型稀土绿色无铵开采提取工艺”基本上解决了氨氮超标及残留问题,实现了离子型稀土资源的绿色开采和高效利用,入选《江西省绿色技术目录(2020年版)》。“离子吸附型稀土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2019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专栏4  赣州市矿产资源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

指标属性

完成情况或比例

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矿业经济

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

亿元

3500

1103.07

预期性

31.51%

其中

矿业产值

亿元

500

179.22

预期性

35.84%

矿产资源勘查

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

[7]

17

预期性

242.86%

新增资源量

铜矿

金属 万吨

[5]

21.34

预期性

426.81%

钨矿

WO3 万吨

[8]

18.61

预期性

232.62%

 稀土

TRE2O3万吨 

[20] 

***

预期性

93.92%

萤石 

CaF2万吨 

[900] 

2546.7

预期性

282.97%

水泥用灰岩

矿石万吨

[10000]

8056.54

预期性

80.57%

高岭土

矿石万吨

[800]

10990.49

预期性

1373.80%

地热水

立方米/日

[10000]

20668.37

预期性

206.68%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开采总量

矿石万吨

6700

3649.22

预期性

54.47

主要矿种开采总量

钨矿

WO3 (65%) 吨

≤28000

17625.36

约束性

全面完成

稀土

TRE2O3

≤11700

***

约束性

全面完成

萤石

CaF2万吨

100

24.30

预期性

24.30%

金属吨

3500

3012

预期性

86.06%

金属吨

3000

8622.16

预期性

287.41%

金属吨

8000

3017

预期性

37.71%

NaCl万吨

100

73.53

预期性

73.53%

水泥用灰岩

矿石万吨

1500

1400.78

预期性

93.39%

饰面用石材

矿石万吨

60

19.57

预期性

32.62%

建筑用砂石

矿石万吨

500

1182.71

预期性

236.54%

砖瓦用页岩

矿石万吨

860

335.63

预期性

39.03%

矿产地储备数量

[6]

6

预期性

全面完成

矿业转型升级

矿山数量

1370

822

预期性

全面完成

大中型矿山比例

%

14

26.28

预期性

全面完成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

公顷

[5032]

6649.21

预期性

132.14

其中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

公顷

[2260]

4340.84

约束性

192.07

矿区土地复垦面积

公顷

[2325]

2357.31

约束性

101.39

注:[ ]表示2016-2020年累计值

2.存在问题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市矿产资源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黑钨矿资源接续有待加强,赣州钨矿开采历史悠久,老矿山较多,部分矿山因资源枯竭正面临停产闭坑。稀土原矿供应不足,赣州稀土矿山2016年因环保问题全面停产至今还未恢复生产,赣州下游稀土原料主要依靠外购补充。地质找矿难度不断加大,矿业权设置空间全面压缩,地质勘查投入持续下降,铜、锡、锂等部分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下降,黑钨矿、离子型重稀土矿资源保障形势严峻。矿业经济指标未完成,受疫情、生态保护和市场调节,2020年,赣州市经济指标仅完成规划目标32.5%,矿石开采量仅完成规划目标的54.46%。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全市尚需治理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欠账多。

 

二节 形势要求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新冠疫情及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全球战略性矿产资源博弈加剧,且受国内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影响,矿业开发空间进一步压缩。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矿产资源需求仍将处于较高水平,矿产资源的基本国情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没有改变。

“十四五”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的重要时期,赣州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稀土和钨矿生产、冶炼和深加工产业基地,氟盐化工也正向精深加工快速发展,产业发展都需要矿产品原材料支撑。新发展阶段对我市的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矿业优化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提高资源保障和供应能力,支撑重点产业稳定发展。“十四五”是全国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要时期,也是赣州市持续推进“1+5+N”重点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求我市加强钨矿、水泥用灰岩等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推进钨矿、稀土矿难采和低品位资源开发利用;加大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勘查开发开采工艺、浸出剂研究力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稀土、钨等有色金属、水泥产业集群;提升萤石、硅质原料、高岭土等特色非金属矿开发利用水平。

进一步加大矿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布局与结构,严格控制矿业权总数,减少无效采矿权存量,进一步提高采、选智能化和节约集约开发利用水平。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浅层地温能、水热型地热勘查,支撑我市清洁低碳能源找矿突破。提升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全力推进矿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发展绿色矿业和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原则,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开采,全面推进绿色矿山与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提高新建矿山的准入门槛,加强矿山生态修复,提升绿色矿业发展水平,实现矿业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以更高标准建设美丽中国“赣州样板”。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落实矿业权出让管理制度及深化“放管服”改革,从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探索“净矿出让”模式、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规范财政出资勘查工作、创新监管模式、完善信息化管理建设等方面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提升矿产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打响“干就赣好”品牌。

 

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落实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方针,聚焦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以绿色发展为目标,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推进资源高效利用,优化资源开发保护格局,实现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协同发展,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做大做强稀土、有色金属、氟盐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为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矿产资源支撑,纵深推进新时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底线思维,提高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我省、我市发展需求,守住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底线,强化基础地质与地质科技创新工作,加强战略性与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加快找矿突破,提高矿产资源对国家安全和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坚持节约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将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落实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全过程,加强综合勘查与综合利用,提高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与转化率,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监管,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水平。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矿业绿色发展。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绿色勘查,采用先进采矿方法,提高清洁生产水平,大力推进绿色矿业示范区及绿色矿山建设,提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优化矿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构建符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要求、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

坚持科技创新,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加强勘查开发与地质科学研究的密切结合,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广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推动矿业优化升级。

 

第三章 规划目标与规划指标

第一节 2025年规划目标与指标

一、2025年规划目标

2025年,地质工作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中重稀土等战略性矿产与水泥用灰岩等优势矿产找矿取得新突破,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大中型矿山比例持续提高,矿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业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新成果,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矿山地质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协调。

矿业及延伸产业产值持续增长。根据赣州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5年赣州市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为3000亿元,其中矿业产值400亿元,矿业延伸产业产值2600亿元。

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地质找矿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以黑钨矿、中重稀土、锂、锡、钼、萤石、铜、铌钽等战略性矿产与水泥用灰岩等优势矿产为重点,落实(划定)25处重点勘查区,调动各方地质找矿积极性,引导社会勘查资金投入,开展老矿山外围找矿示范项目,力争新发现矿产地30处,其中7处大中型,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缓解老矿山资源危机。

矿产资源供应保持安全稳定。严格执行钨、稀土等矿种开采总量的约束性指标。落实6处能源资源基地、10处国家规划矿区,落实(划定)22处重点开采区,保障钨、稀土、铜、铅锌、锂、萤石、水泥用灰岩等矿产资源稳定供应。

矿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全面提升市县发证矿种的矿山准入规模,分类依法做好采矿权、探矿权废止、注销手续和生态修复工作,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至32%。强化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与保护,落实矿产地储备3处。开展绿色勘查示范,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新建矿山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矿业开发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

专栏5  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指标一览表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25年

指标属性

矿业经济

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

亿元

3000

预期性

其中

矿业产值

亿元

400

预期性

矿产资源勘查

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

[7]

预期性

新增资源量

WO3万吨

[8]

预期性

稀土

TRE2O3 万吨

***

预期性

萤石

CaF2万吨

[200]

预期性

金属吨

[5]

预期性

金属吨

[100]

预期性

金属万吨

[5]

预期性

铅锌

金属万吨

[10]

预期性

金属万吨

[3]

预期性

Li2O万吨

[1]

预期性

金属万吨

[3]

预期性

水泥用灰岩

矿石万吨

[5000]

预期性

高岭土

矿石万吨

[500]

预期性

陶瓷土(瓷石)

矿石万吨

[500]

预期性

硅质原料(粉石英)

矿石万吨

[300]

预期性

地热水

立方米/日

[5000]

预期性

矿泉水

立方米/日

[1000]

预期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开采总量

矿石万吨

6800 

预期性

主要矿种开采总量

钨矿

WO3 (65%) 万吨

≤3

约束性

矿石 万吨

1000

稀土

氧化物 万吨

***

约束性

矿石 万吨

***

金属 吨

1200

预期性

矿石 万吨

75

金属 吨

90

预期性

矿石 万吨

8

金属 吨

1000

预期性

矿石 万吨

150

萤石

CaF万吨

60

预期性

矿石 万吨

140

盐矿

NaCl  万吨

70

预期性

矿石 万吨

450

水泥用灰岩 

矿石万吨 

1500

预期性

饰面用石材 

原料矿石万吨

200

预期性

高岭土

矿石万吨

50

预期性

瓷土瓷石

矿石万吨

50

预期性

建筑用砂石

矿石万吨

3000

预期性

砖瓦用页岩

矿石万吨

600

预期性

地热水

万立方米

500

预期性

矿产地储备数量

[3]

预期性

矿业结构优化

矿山数量

750

预期性

大中型矿山比例

%

32

预期性

注:[ ]表示2021-2025年累计值;稀土等采用原地溶浸方式开采的矿石量未纳入矿石开采总量统计

二节 2035年展望

2035年,地质工作服务领域持续拓展,基础地质工作迈上新台阶;优势与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主要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矿业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稀土、钨等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和含氟新材料产品重要基地;绿色矿山建设与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形成绿色矿业发展新格局。

 

第四章 矿产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

第一节 矿业发展布局

根据赣州市矿产资源禀赋特征、矿业集群分布及国土空间规划主体功能分区,结合区域矿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勘查开发布局,推动产业聚集发展。细分为大余-于都钨锡产业发展区、“三南”-寻乌稀土产业发展区和赣州东北部有色金属、氟盐化工产业发展区三个区域进行差别化管理。

大余-于都钨锡产业发展区。规划期间,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危机钨矿山接替资源勘查,着力提升钨、锡采选工艺,大力发展钨冶炼与精深加工产业,健全钨产业链,建设全国重要钨新材料基地,切实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优化高岭土、硅质原料等非金属矿产开发布局,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发展高岭土、硅质原料精深加工,支撑建设玻纤产业基地。

“三南”-寻乌稀土产业发展区。开展离子型稀土接续资源勘查,有序推动稀土矿山复产,依托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与中国南方稀土集团等单位,加强稀土矿采选冶、应用等方面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促进稀土矿绿色、高效、高值化利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稀土材料聚焦区。

赣州东北部有色金属、氟盐化工产业发展区。加大金、银、铜、锂、铅锌、锡、钼、铌钽、地热水、萤石、硅质原料矿、盐矿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优化饰面用石材布局,推动于都银坑-宁都青塘地区有色贵金属产业、会昌氟盐化工产业、宁都锂矿产业、石城硅质原料产业、会昌锡坑迳-红山锡铜产业、瑞金市饰面石材产业发展。围绕石城通天寨、瑞金罗汉岩、会昌汉仙岩等地的独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观,打造地热温泉疗养胜地和生态绿色休闲旅游产业。

专栏6    区域勘查开发主要目标与总体布局

区域

范围

勘查开发布局

产业集群

大余-于都钨锡产业发展区

大余县、崇义县、上犹县、南康区、章贡区、赣县区南部、于都县南部

落实大余西华山-崇义淘锡坑、于都盘古山-黄沙、赣县长坑-黄婆地钨矿能源资源基地建设,实施危机钨矿山接替资源勘查,提升钨矿采选工艺,大力发展钨冶炼与精深加工产业

大余县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上犹县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基地、赣州钨与稀土火炬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赣县区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三南”-寻乌稀土产业发展区

全南县、龙南市、定南县、信丰县、安远县、寻乌县

落实龙南足洞-定南岭北稀土矿、全南大吉山钨矿、钽矿能源资源基地建设,开展离子型稀土接续资源勘查;加强稀土矿采、选、应用等方面技术研发,促进稀土矿绿色、高效、高值化利用

做大做强稀土的精深加工与制造业规模,做优龙南稀土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中国 “稀金谷”

赣州东北部有色金属、氟盐化工产业发展区

赣县区北部、于都县北部、宁都县、兴国县、会昌县、瑞金市、石城县

加大金、银、铜、锂、铅锌、锡、地热水、萤石、硅质原料、盐矿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发展氟盐化工、硅质原料、饰面用石材等非金属特色产业

做优石城县硅质原料产业、会昌县含氟新材料产业,培育寻乌陶瓷产业,培育石城通天寨、瑞金罗汉岩、会昌汉仙岩等地热温泉疗养胜地和生态绿色休闲旅游产业

第二节 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布局

能源资源基地:强化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能力,落实能源资源基地6处,在矿业权设置、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安排及相关产业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开采总量调控指标优先向基地内矿山配置,推进规模开发和产业集聚发展。

国家规划矿区:落实国家规划矿区10处,按照国家部署,统一规划,优先保障战略性矿产勘查开发。提高新建矿山准入门槛,新建矿山生产规模原则上应达到中型以上,形成以大中型矿山为主体的开发格局,推进优质资源的规模开发、集约利用,形成保障战略性矿产安全供给的接续区。

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保护区:加强战略性矿产规划管控,严格压覆矿产资源审批程序,对当前技术、经济或生态环境条件下暂不宜开发的大中型床进行保护,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内原则上不得压覆。加强稀土矿产储备力度,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3处;强化储备区监管,防止压覆和破坏,原则上不得压覆,因国家、省重点工程项目确需压覆的,须经过严格论证和审批;区内原则上不开展矿产开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动用,须经严格论证和批准后,转为国家规划矿区进行统一规划、规模开发

专栏7  赣州市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布局情况表

区划种类

名称

矿种

面积(平方千米)

能源资源基地

江西龙南足洞-定南岭北

重稀土、轻稀土

1270.62

江西于都盘古山-黄沙

钨、锡

192.10

江西大余西华山-崇义淘锡坑

钨、锡

1147.70

江西兴国隆坪-兴江

萤石

449.80

江西赣县长坑-黄婆地

钨、稀土

458.60

江西全南大吉山

钨、钽矿

10.10

国家规划矿区

江西于都坳脑

萤石

2.26

江西全南青龙山-龙南塔背

萤石、轻稀土

376.87

江西信丰东坑坳-韩坊

稀土

81.48

江西宁都河源

112.2

江西宁都新屋底-里村

稀土

321.05

江西石城楂山里-丰山

萤石

126.37

江西会昌岩背-凤凰岽

锡矿、萤石

220.61

江西寻乌河岭

稀土

83.72

江西瑞金谢坊

萤石萤石

249.84

宁都桃山

**

 

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保护区

宁都县葛藤嘴稀土矿储备区

稀土

33.85

宁都县新屋底稀土矿储备区

稀土

55.21

宁都杨家车稀土矿储备区

稀土

76.17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现在是法治时代,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可以聘请律师用法律捍卫合法权益和助力高质量发展;找律师,找江西律师,找赣州律师,就要找本地的好律师大律师徐煌律师团队位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江南宋城、阳明圣地、稀土王国、世界钨都、世界橙乡的中国赣州,全体律师牢记“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公平正义“的政治原则,秉承“自强不息,至真至善”的奋斗精神,以仁爱和正义为核心价值观,坚持“做好律师,做大律师”的理想,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法治作出贡献“的使命,坚持”一流的专业和服务,一流的价值和贡献”的愿景,坚持“专业精湛、忠诚敬业、值得托付、客户首选”的服务宗旨,重点精研于经济合同公司股权税务合规经济犯罪知识产权强制执行等专业领域的争议纠纷解决,长期聚焦于金融资本建工地产高新科技生命健康能源环境百年教育等行业的法律风险管理,为客户提供”专业、及时、有效、全面”的五星级法律服务,依法维护了客户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了法律的正确实施,依法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用专业和服务创造了价值和作出了贡献,用忠诚和敬业成就了信任和得到了尊重。
联系律师:徐主任15979809698

首席律师

    首席主任律师

     

    首席主任律师

  • 律所:徐煌律师团
  • 联系电话:15979809698
  • 地址:赣州市橙乡大道26号嘉福大厦18楼
  • 邮箱:xuhuanglawyer@qq.com
相关阅读
大案要案
主任助理微信 扫一扫,立即咨询
助理微信